裝修避雷全攻略:從溝通到設計,打造安心舒適的家


在我多年的室內設計經驗中,最常聽見的不是「預算不夠」,而是「早知道當初…」。
裝修,從來就不是一場輕鬆的戰役。選錯人、說不清、想太多或想太少,都可能讓原本夢想中的家變成惡夢的起點。這篇文章,想和你分享一些過來人的經驗,也希望幫助你在裝修之路上少踩一點雷。


✅ 雷區一:錯付真心,選錯合作對象

你會找公司還是個人?很多人認為「找認識的就比較保險」,卻忽略了驗證對象的必要性。
記住三件事,讓你在裝修前變身「柯南」:

Step 1:查名片上的資訊是否屬實(公司名稱是否仍登記在案)
Step 2:確認營業項目與合法執照(可至全國室內裝修業者系統查詢)
Step 3:查詢是否有前科紀錄(利用司法院公開裁判書系統)

這些簡單的背景調查,只需幾分鐘,卻能讓你避免未來花幾十萬、甚至更多來收拾殘局。


✅ 雷區二:溝通不到位,只靠想像溝通

你說「想要北歐風」,但在設計師腦海中,可能浮現的是三種完全不同的畫面。
裝修前的溝通,千萬不能只停留在「我想要那種感覺」,而是要具體到能落地執行的細節

溝通前請先釐清:

是「需要」還是「想要」?(智慧宅還是無障礙宅?)

未來 5~10 年的生活規劃是什麼?

你家人的需求是什麼?有共識嗎?

預算的上限是多少?

這些都是設計的基本資料,沒有共識,很難設計出真正適合的空間。


✅ 雷區三:健康與機能忽略不談

裝修不只是「好看」,更關係到你的生活品質。

例如冷氣系統選擇,吊隱式?分離式?除了外觀和預算,更該思考維修、空間使用、冷房效率。

健康裝修更是關鍵。從材料選擇、空氣品質、無障礙設施,到後續保養,通通要納入設計考量。


✅ 雷區四:忽視「軟裝設計」的重要性

很多人以為「硬體做好就結束」,但其實一個家的氛圍,往往是靠軟裝決勝負

從色彩搭配、家具尺寸與動線安排,到窗簾、植栽、抱枕等細節,每一項都需要規劃與預算。

我們常說:「一個空間顏色不過頭,動線要通暢,機能簡單,裝飾畫龍點睛」,這才是一個住得舒適又長久的家。


結語:規劃前多一分準備,裝修後少十分後悔

裝修,是一場關於信任與選擇的考驗。
如果你願意在啟動裝修計畫前,多花一點時間了解、準備、核對,那麼你就能少踩很多不必要的坑。

願這份裝修避雷指南,能成為你通往理想居所的一盞燈。